傳統 DeFi 依靠的是短期的激勵驅動,項目發幣空投,用戶參與完拿到空投就拋售,代幣價格暴跌後立刻轉移到下一個熱點。這種模式也是不可持續的。 Arch @ArchNtwrk 做的事情不一樣,它把 DeFi 直接搬到比特幣上。 收益不依賴代幣激勵,而是依賴比特幣本身的價值流轉。 當用戶把 BTC 投入 Arch 的協議,他們獲得的收益來自真實的交易手續費、借貸利息、流動性挖礦。這些都是可持續的收入來源。 BTC 用戶天生偏保守,他們要的不是 200% 的瘋狂 APR,而是穩定收益加上資產安全。 Arch 恰好提供了這種組合:比特幣級別的安全性,加上可編程的收益機制。 目前只有 0.8% 的比特幣在參與 DeFi,剩下的 99.2% 都在躺平,就看Arch能不能喚醒BTC上那些沉睡的資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