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AI提升的是下限,而不是上限!
上次看到@dotey宝玉老师分享了此文章,我阅读多次,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越发觉得这篇文章说的非常客观和实在,这也算是宝玉老师前段时间提出的“AI正确价值观”。我在宝玉老师翻译的基础上进行了精翻。
原文可见:
1⃣学习曲线的重塑
在 AI 出现之前,学习者普遍面临一个难题:学习资源的设计往往预设了特定的目标读者。这就导致,对你这个实际使用者而言,很多资源并不契合自身背景与需求:
你是某项目标技能的初学者,但在相关领域已有一定基础,却难以找到能以熟悉领域为切入点讲解目标技能的内容;
若要高效掌握目标技能,其实应当先具备某项前置技能,但初学者往往并不知晓应从何学起;
你已具备基本知识,但陷入中阶瓶颈,苦于找不到能帮助突破的资源。
通常来说,学习一项技能走向精通的曲线大致如下:
(图1:学习曲线)
AI 的出现带来了根本性变化:它能在你的当前水平上提供个性化帮助。AI 能针对你当下的理解层次解答问题,甚至代为完成部分重复性任务,从而彻底改变了学习曲线的结构:
(图2:AI 辅助下的学习)
2⃣精通仍非易事
领域专家通常对 AI 持更审慎的态度。正如一位 Hacker News 用户所言:
AI 是很浅薄的。我的研究越深入,它就越无用,而且这种无效感来得非常快。尤其当研究对象是复杂或具争议的话题,而你指望 AI 帮你找到可信或学术性的来源时,基本没戏。
这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一个主题的训练语料丰富且内容一致,模型就擅长总结输出;而一旦主题过于高深,语料稀缺,模型就无从发力;若主题具争议性,训练语料往往自相矛盾。换言之,要获得真正的精通,仍然难度不减。
3⃣AI 学习模式与“答案依赖”
OpenAI 推出的ChatGPT 学习模式暗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与其让 AI 引导你学习,不少人选择直接索要答案。结果是:
学习者会停留在 AI 所能提供的理解深度上,难以再上层楼。
(图3:使用 AI 作弊的学习曲线)
长期来看,那些试图“投机取巧”的人,并不会真正受益。
学习曲线重构的非均衡影响
技术变迁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系统重构”:它不会平均惠及每一个人。AI 对不同人的影响,也取决于一个核心变量:“做出一个有影响力的成果,究竟需要多高程度的掌握?”
编程:对管理者是加速器,对大型项目帮助有限
工程管理者长期面临一个尴尬境地:他们掌握架构原则、熟悉工程流程,但并不会具体操作某些开发工具。比如,后端出身的工程经理想在业余时间做一款 iPhone 应用,过去几乎没有可能。
AI 改变了这一局面。他们现在可以快速入门,生成原型,再基于工程经验完善为可交付成果。AI 的介入,让本不可能的产品成为现实。
(图4:借助 AI 的业余项目开发)
但对于长期负责维护大型、结构复杂且业务特定的代码库的工程师而言,AI 所能提供的帮助就有限得多——模型无法获取必要的上下文、历史依赖或团队规范。
(图5:在大型代码库中使用 AI)
创意工作:短期内难以被取代
创意行业的从业者对 AI 的担忧不无道理:会不会哪天,AI 写的小说、拍的电影就取代了人类创作?
答案是:短期内不太可能。创意领域竞争极其激烈,真正能获得关注的作品,必须具备高度的新颖性。AI 虽然可以快速生成图像、文字、音频,但并未带来“注意力”的增量。
成功的创意作品有一个硬指标:不能像别人。人类对“雷同”的敏感度极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吉卜力风”头像曾短暂刷屏,却丝毫未影响《哈尔的移动城堡》的文化地位。
(图6:创意作品的门槛与 AI 的上限)
日常任务:AI 插不上手
AI 目前对一些高频但低差异的日常任务影响甚微,尤其是你已经用 App 解决得很好的事情。以邮箱处理和外卖点餐为例,这两个领域拥有众多成熟产品和完善交互逻辑,AI 并未带来显著提升。
以邮件为例:
垃圾邮件早已被自动筛除,AI 再来总结只会浪费资源;
而对重要邮件,我不需要“总结”,我需要信息的完整性与语境感——这正是 AI 难以替代的。
点餐场景也是如此:成熟 App 已在菜单信息、配图、价格与交互体验之间做出极致优化,AI 难以超越。
(图7:AI 工具 vs 成熟 App)
4⃣AI 的未来:已经到来,但尚未均衡
AI 已经显著提升了知识工作者的“起点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因此受益。
工程管理者等特定角色,因其“中高层理解+执行力不足”的结构,反而最能从 AI 中获益;
创作者则感受到潜在威胁,甚至产生抗拒;
而还有一些人,看到许多专家热情讨论 AI,自身却难以找到实际用途,陷入怀疑:“是不是我没搞明白?”
AI 并未彻底改写所有人的工作方式,但它是一种值得每个人花时间尝试的强大工具。如果你已经尝试过,却发现它确实不适合你——那也许就是事实本身。
原文:《AI is a Floor Raiser, not a Ceiling Raiser》译者:草木青




5.48K
热门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