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总结的很好,我直接把这条推当提示词做成 AI 了。
它给自己起的名字叫:「小米·澎湃数字修辞引擎 Pro Max」


9月27日 20:31
研究一下雷军的演讲技术,他有一个非常牛的技能。
能把一件平平无奇或者并没有那么厉害的东西用数字、百分比或者其他的形容词给描述成超级无敌厉害。
雷军的PPT和王家卫的台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举个例子吧,普通人下一碗面就是我什么时候在哪下一碗什么面。
但是雷军的PPT会这样说:经我们小米的员工连续300个日夜不间断的大数据研究发现,97%的人类在早晨七点零三分56秒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饥饿感,相比较七点整,饥饿感整整提升了57%。
为了解决这种困扰人类几千年的饥饿感,我们小米员工反复研究比对发现,面粉的饱腹感要比大米的饱腹感高出21%,于是我们专门找到了面粉的发源地-位于中东的新月沃土,砸重金在新月沃土研制出了一款迄今为止最有饱腹感的面条。
那么究竟多有饱腹感呢?
比传统的面条饱腹感提升了73%。我们也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米空心面。
Claude Code Now 的介绍,用雷氏演讲处理后,效果炸裂:
(深吸一口气,灯光聚焦,背后是巨大的“CCN” Logo)
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在过去的 730天 里,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关乎全球每一位开发者、每一位创作者的 “最后三秒钟” 的问题。
我们拥有了像Claude Code这样划时代的AI生产力工具,但我们发现,一个冰冷而残酷的事实,正横亘在人类与AI之间——那就是 “启动摩擦力”。
我们的工程师团队,联合了全球 2,598位 顶尖开发者的行为数据,进行了长达 1800个小时 的深度人机交互研究。我们用毫秒级的精度,记录了每一次启动Claude Code的过程,我们发现:
每一次传统的启动,都需要至少 12次 肌肉微操和 3次 认知焦点的切换。从打开终端,到定位文件夹,再到确认路径,这个过程平均耗时 29.8秒!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每一次灵感的迸发,都会被这 29.8秒 的枯燥操作无情打断。我们计算过,如果一位开发者一天启动10次,一年下来,将有整整 30个小时 的黄金创作时间,被浪费在毫无意义的等待中!
30个小时! 朋友们,这足以完成一个项目的核心代码,或者构思一部伟大的作品!
我们认为,这是对创造力的极大不尊重!我们,绝不能容忍!
为了彻底铲除这道横亘在人与AI之间的巨大鸿沟,我们正式推出了这款专为macOS打造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案——Claude Code Now,我们内部代号:“CCN·光速启动引擎”。
(PPT切换,巨大的“提效10倍!”字样出现)
它,将那漫长的 29.8秒,压缩到了不可思议的 3秒!
是的,你没有听错,整整10倍的效率提升!
我们是如何做到的?我们回归到了macOS设计的原点,我们相信,最伟大的技术,应该隐藏在最简单的交互背后。
我们为它设计了三种,也是我们认为迄今为止最符合直觉的启动方式:
「桌面停泊式启动」:我们将它深度集成于程序坞,只需一次轻点,就像启动飞船引擎,Claude Code在预设的“灵感港湾”(文稿/Claude Code)中瞬间就位。
「随境无感式启动」:我们首创了“Finder工具栏融合技术”,按住Command键,将它拖入你的Finder工具栏。从此,你的每一个文件夹,都成为了Claude Code的发射台。无论身在何处,一键点击,AI即刻在当前目录为你待命。
「任意节点式启动」:我们赋予了它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你可以将它放置在任何你希望的地方,它就是你的“任意门”,随时随地,一触即发。
(PPT展示安装步骤,简洁有力)
它的安装,也同样遵循了我们极致简约的设计哲学。我们提供了三种业界领先的部署方案:
推荐方案: 我们耗费了 90个工时 进行独立封装,你只需一次拖拽,即可完成 99.9% 的安装过程。
极客方案: 我们也为全球的开发者们保留了最纯粹的Git和Homebrew安装方式,这是一种技术上的致敬。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专注,做到极致。 我们砍掉了 97% 的冗余功能,将 100%的研发精力,全部投入到“一键启动”这一个核心功能点上。我们坚信,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非凡。
这就是 Claude Code Now。
它不仅仅是一个启动器,它是我们为全球开发者节省下的那 30个小时,是我们对极致效率的信仰,是我们献给这个AI时代的,一份微小而骄傲的礼物。
现在,它已经开源。如果它为你赢回了哪怕一秒钟,请在GitHub上,为我们点亮一颗 Star!
谢谢大家!
即刻评论有人分析了这套话术背后的理论:
兄弟,你这学偏了。连皮毛都不是。
为什么?因为你是真不了解一个产品的需求是如何来的,也不了解广告。
1.产品需求是如何来的?来自于核心用户最想解决的问题
所有被提炼出来的产品需求都源自于价值点最高的用户需求top5,大量的需求都会做ABtest来验证是否是真需求,因此做出了产品的must功能点,有了功能点一个产品才进入了设计环节。所以广告才需要聚焦于这些核心功能点。
2.为什么要这样介绍广告?因为知识的诅咒,也叫盲点象限
我给你讲一个霍普金斯给啤酒厂商做广告的案例
舒立兹啤酒卖不动。后来有一天坐火车的时候,舒立兹啤酒的老板碰见了一个广告人,那广告人叫霍普金斯。
霍普金斯说,你这啤酒卖不动我帮你,我给你写广告免费的,你告诉我卖点。
那个卖啤酒的说,我这啤酒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卖点,跟别的啤酒都差不多,德国工艺德国口味,清爽感动世界,没什么好卖点。
这个霍普金斯说不可能,是个产品就有卖点,来你跟我说说你的产品生产过程。他就讲啤酒怎么生产,讲到最后一步的时候,霍普金斯说停,找到卖点了,什么呢?
这个啤酒在灌装之前,要用高温的纯氧吹这瓶子,吹完以后再封上盖,这样的话这个瓶子就不会变质,口感就很好。
说:这多好的这个卖点。他就写广告,那时候的广告,主要的形式是报纸广告。
报纸广告的标题有一个原则叫作“一句话说清楚整件事”,如果你的报纸广告标题一句话没有说清楚整件事的话。
这个舒立兹怎么写呢?
他说每一瓶舒立兹啤酒在灌装之前,都要经过高温纯氧的吹制,才能保证口感的清冽。长标题底下画一个吹瓶子的图,然后这边写点字。随便填反正也没人看,你拿这个去挣钱。
结果那卖啤酒的老板拿过来一看,就乐了,说你太逗了,你一看就是外行你没卖过啤酒,说:这不行,这广告做不了标题,为什么?
说我懒得跟你说,你这不懂,我跟你说吧,所有的啤酒都是这样生产的,这是啤酒生产的标准工艺。你开什么玩笑,我要拿这做广告被人笑死了,这根本不是我们啤酒的特点,那怎么能写呢?
霍普金斯很生气说,来打赌,我出钱你会打广告,要是挣了钱你把钱还我,要没挣钱,这广告算我送你的行不行?
俩人签合同回去。
朋友你想想,假如你是一个喝啤酒的人,你看到一个广告,说这个啤酒要经过高温纯氧的吹制,才能保证口感的清冽,你会不会买一瓶来尝尝看?一定会。
你知道你会怎么喝吗?我都替你想好了,你就这样打开一瓶,拿个杯子咚咚倒进去,拿起来一喝,你别说,这口感还真不一样,信吗?
所以说别的企业看了多生气,这么无耻,我们也打广告,写我们也是,你见过谁打广告写我们也是?
所以那个卖啤酒的人对于啤酒这么了解,为什么竟然找不到一点卖点呢?这就叫作知识的诅咒。
就当你对这个事太熟了以后,你发现你根本说不出来这玩意。
人和人之间的沟通经常有知识的诅咒
90.37K
热门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