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最小化信任,而非提高效率。然而,它们意外地成为了有史以来最有效的支付通道。 在我看来,当前区块链技术的采用并不是这项技术最初创建的直接结果,而是一种意外的幸运。 无权限的区块链交互的副产品导致了一套原语和标准的创建,以便进行更高效的工程。 这使得区块链在传统系统中跳跃式创新,而传统系统则受到数十年技术债务和各种标准、接口及不同技术的分裂化景观的困扰。 当前的传统金融通道是数十个技术孤岛的定制连接,跨越地理、技术和时间的边界。 区块链作为一个新领域出现,与其他领域隔离,使其能够从我们所说的“第一原则”出发进行开发。 去中心化和信任最小化是我们行业的诞生之源,但并不是使其主流化的原因。 让我们看看历史: 1. 区块链被创建为一种以最小化信任和去中心化的方式交换价值的手段。 2. 上述前提围绕它们形成了一核心群体。 3. 任何人都可以在区块链上部署任何去中心化应用(dApp),这意味着所有这些dApp共享原语和一个共同的接口(例如:ETH JSON-RPC)。 4. 上述内容转化为一套标准,以便为一组核心金融原语进行开发。 5. 与此同时,监管实际上无法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因此监管套利成为一种新兴的好处。 6. 监管套利吸引了更多的人,因为他们可以在不需要严格监管的情况下使用和交换价值。 7. 开放标准、可组合性和监管套利的结合创造了采用的寒武纪大爆发。 8. 这种采用迫使监管者重新审视并将新兴的加密原语确立为金融的合法合规部分。 9. 监管模糊性的消除邀请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深入加密领域。 10. 他们发现,加密实际上是一种更高效、更清洁的方式来处理他们迄今为止通过传统金融途径所做的许多事情。 11. 主流采用已经到来。 使其主流化的因素是金融原语如何相互作用的垂直标准化(例如:ERC20)以及最终用户如何与最终金融产品互动(例如:ETH JSON-RP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