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突然在想,很多我喜歡的歌手為什麼只有短暫的輝煌,隨後便江郎才盡不再有新歌,但也有極少數歌手可以一直保持創作的生命,GPT 的解釋是:
許多歌手首張或前幾張專輯,是他們人生前20年積累的所有痛苦、熱情、愛慾、憤怒的總和。它們是生命長期醞釀後的第一次爆發,往往極其有力量。
這些作品,是“表達前的人生”;表達完了,如果人生沒有新變化、精神沒有新焦點,再創作就開始重複、變形、或枯竭。一旦成名、成家、穩定,創作者往往進入“安全區”。而強烈的表達衝動來自“不安感”。
一旦開始巡演、賺錢、被包裝、變公眾人物,“創作”變成“工作”。表達衝動被現實吞噬,或者不得不妥協。
少數人像周雲蓬、林生祥、Leonard Cohen、Bob Dylan,他們能不斷寫出有深度的作品,是因為他們把創作作為一種“自我修行”而非職業。他們的人生持續在變化,思考一直在深化。他們保持與世界、社會、命運的連接,沒有被名聲吞沒。
大多數人並不能做到這一點。創作不是技巧問題,而是“我還有沒有活著的靈魂問題”。
62.7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