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Chainlink S級協議和投資論點:
>Chainlink 已經賺取了數億的費用。
>這些過去賺取的費用現在被用於代幣回購,這些回購將進入 Chainlink 儲備。該儲備在未來幾年內不會被動用。(根據博客:)
>消除了兩個最大的 FUD 不確定性:
1)Chainlink 已經是一個賺錢機器。
2)明確確認沒有掠奪性、競爭性衝突,如 Ripple Labs 股權與 XRP 代幣持有者之間的衝突。
Chainlink 從有用的服務中產生收入 -> LINK 代幣回購和對質押者的收益
Ripple 99% 的收入來自拋售 XRP -> Ripple 為自己和自己的 Ripple 股票收購公司
>未來的費用將達到數十億。Chainlink 平台是 DeFi + TradFi 需要的,遠超其他任何協議,以大規模部署鏈上金融用例,因為沒有其他協議提供 Chainlink 所提供的服務。
>LINK = 穩定幣的上行潛力
LINK = 代幣化的上行潛力
LINK = “TradFi + 區塊鏈” 論點的曝光
LINK= “贏家通吃整個基礎設施堆棧” 論點
鏈上金融的產品遠不止訪問區塊空間。那些產品的收入成為代幣持有者的價值積累。
>在 TradFi 採用方面遙遙領先於任何協議:SWIFT、DTCC、JP Morgan、UBS、Euroclear、Mastercard、ICE(紐約證券交易所)、Clearstream、Franklin Templeton、Citi、Visa、BNP Paribas、SBI、Fidelity International、ANZ、巴西中央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Bancolombia Group、澳大利亞儲備銀行、阿聯酋國家銀行、西太平洋銀行、21 shares 等。
>Chainlink 的新架構(CRE)改變了應用開發的整個過程,從:
舊方式:先選擇鏈 -> 然後構建鏈上應用 -> 最後選擇橋接/預言機
新方式:先選擇 Chainlink 平台 -> 在 CRE 內構建所有工作流 -> 將你的鏈無關工作流部署到每條鏈上,並在最後添加鏈上應用代碼
“構建一次,隨處運行”
猜測哪條鏈會“勝出”的整個二分法已經過時;在所有鏈上部署你的工作流變得微不足道。
>Chainlink 不斷舉辦黑客松、研討會、訓練營等,以吸引新開發者。
他們最近的 Block Magic 活動有來自 219 個國家的 18,157 名註冊者,其中 46% 的參與者是區塊鏈開發的新手,60% 是首次參加 Web3 黑客松。他們都被教導以 Chainlink 作為開發者的默認平台進行構建。
>最被採用和主導的協議:6 年以上的市場份額主導和黃金標準的安全記錄(甚至高於 2021 年)。市場份額比任何區塊鏈都更具主導性。
Chainlink 的市場份額在 2025 年高於 2019-2020 年,儘管當時已經是市場領導者。還有哪些協議成為市場領導者,其領先地位自成為市場領導者以來只*增加*了?非常非常少。
>沒有任何協議提供像 Chainlink 平台那樣多的產品:推送數據、拉取數據、第一方數據、與 SecureMint 的 POR、NAV、SmartAUM、CCIP、隱私(區塊鏈隱私管理器 + CCIP 私密交易 + DECO(zkTLS))、合規(自動合規引擎 + 跨鏈數字身份(與 GLIEF、Tokeny、ERC6343 合作))和計算(Chainlink 運行環境)等。
>加密領域最強的護城河:集中實體對某些協議構成競爭風險;而 Chainlink 則沒有。Chainlink 的數據競爭對手沒有互操作性。Chainlink 的互操作性競爭對手沒有數據。沒有其他人甚至觸及構建隱私套件、合規、身份等。沒有其他人接近擁有完整的解決方案。沒有其他人甚至擁有一半。
>Chainlink 作為所有基礎設施服務的完整平台,使得削弱 Chainlink 的 incumbency 更加困難。你不能僅憑一項服務更好(如果你能做到的話)就出現。Aave 使用價格數據 + CCIP + SVR。
競爭對手需要做什麼才能搶走 Aave?不可能。
>機構希望有一個單一的集成/訪問點,允許他們訪問所有鏈(公共和私有)-> Chainlink 是主導的網絡效應生態系統:“SWIFT 並不總是有潛力嘗試連接所有這些(區塊鏈)。因為如果我們今年押注 10 條鏈,而這 10 條鏈消失了,那麼我們就會失去對它們的投資。這對銀行也是一樣。所以,這就是 CCIP 的作用。
>機構不希望實現履行碎片化。他們使用端到端的完整平台。如果我從你那裡獲得互操作性,誰會提供我數據?如果我從你那裡獲得數據,誰會做我的互操作性?如果我從你那裡獲得數據和從那個人那裡獲得互操作性,誰會做我的合規?身份?儲備證明?隱私?你是一個未來證明的平台嗎?你能與我現有的系統合作嗎?Chainlink 對每個問題的回答都是“是”。這就是他們想要的。沒有其他人擁有這個。
>Chainlink 在其垂直領域創建了一套正式標準:數據、互操作性、隱私、合規。使用 Chainlink 的機構將把這些標準傳播給所有的交易對方:如果你想與我們做生意,你也必須遵循 Chainlink 標準。
>Chainlink 是 GENIUS 法案的最大受益者;而不是任何一條鏈。為什麼?
SEC 允許機構使用 ERC3643 代幣標準(EVM 標準,在任何 EVM 鏈上,包括許可鏈)作為代幣化 RWAs 的代幣標準。Chainlink 的 ACE(自動合規引擎)和跨鏈身份原生*嵌入*在 ERC3643 標準中,這意味著 Chainlink 服務默認在其中使用。
因此,所有通過 SEC 認可的標準進行代幣化的人都在每一條 EVM 鏈上(包括不使用 ETH 的鏈)和許可鏈(如 DTCC 的許可鏈)上默認使用 Chainlink。
>沒有其他協議提供像 Chainlink 那樣多的貨幣化格式:使用時的用戶費用(CCIP)、收入分享(GMX)、智能價值回收(OEV:Aave 和 Compound,前兩個例子)、與協議和企業的離線交易、未來更靈活的選擇。
所有這些貨幣化格式都匯入支付抽象層,成為代幣回購。
>Chainlink 甚至在許可/私有鏈上產生收入(請參見即將推出的數字資產的 Canton 網絡和 JP Morgan Kinexys 鏈),這些離線交易成為鏈上代幣回購。沒有其他協議甚至提供來自私有鏈活動的代幣價值積累。
Chainlink 的世界級專注 BD 團隊現在為您銷售 Chainlink 平台。他們成功的推介 -> 為您的 LINK 代幣進行代幣回購。
這將使舊的 LINK 海軍名單完全回歸,極大地擴大新的 LINK 海軍的範圍,並將他們團結成一個充滿活力、響亮的粉絲基礎,宣傳該協議、代幣以及其採用與代幣成功之間的關係。
>在競爭對手之前幾年構建服務。說出另一個協議,甚至打出“AI 驅動的抵押風險評估系統”,更不用說已經在其上工作。Chainlink 正在量身定制機構已經告訴他們想要使用的內容:
>鏈的價值捕獲正在下降。Chainlink、應用和錢包的價值捕獲正在上升。
示例:貸款清算的預言機更新的 MEV 過去歸鏈驗證者所有 -> 現在由 Chainlink + Aave 分配。Chainlink 可以將此產品擴展到所有鏈上的所有借貸應用。
想像一下 Chainlink 從所有鏈上金融中每一次清算中獲得一部分收入,所有這些收入都用於代幣回購。想像一下這些數字,因為加密國庫公司將他們的 ETH 用於借貸協議。想像一下這些數字,一旦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將穩定幣和代幣化 RWAs 投入借貸協議。
>鏈的 TVL 不是 L1 代幣的價值積累。
示例:在 Aave 中存入 10 億美元的 TVL,獲得 5000 萬美元的收益,支付 5 美元的燃氣費。
Chainlink 的 TVS 是通過智能價值回收(OEV)與 LINK 成比例的價值積累。為什麼?
借貸協議上的 TVL -> 大額貸款 -> 大額清算 -> Chainlink 根據被清算貸款的規模獲得報酬 -> 該收入成為代幣回購
>Chainlink 在兩個方面獲得流量的最佳時機:
“有趣的錢零售”
XRP -> LINK,因為 Chainlink 實現了 Ripple/XRP 應該實現的 TradFi 採用。
想想加密叔叔、城市理髮師、中西部牙醫和優步司機,僅僅通過頭條新聞、公告、成堆的大牌和標誌而被贏得。
“聰明的錢鯊魚”
ETH -> LINK,因為 Chainlink 提供了更多的鏈上金融產品,這意味著對 LINK 的直接價值積累超過 ETH。
有華爾街的“聰明錢”家伙寫下這樣的報價:
“以太坊並不是在嘗試成為一種‘更好的貨幣’。它正在為數據、價值和身份在線流動構建一個新的數字基礎。”
“你的銀行?
重建為智能合約。”
“ETH 不僅僅是一個代幣。
它是新數字經濟的基礎軌道。”
還有無數人稱以太坊為“新金融系統”、“金融互聯網”、“web3 的 TCP/IP”、“區塊鏈的支柱(現在是官方的 Chainlink 標語)”,或者稱購買 ETH 是獲得對機構、代幣化和穩定幣等的曝光的最佳方式。
一旦他們發現 Chainlink 實際上是連接所有鏈(公共和私有)與非鏈網絡(SWIFT、DTCC、FIX)的基礎設施/軌道,作為所有主要 TradFi 交易所/指數獲取其數據鏈上的“管道”,通過 API 拉取全球數據,並在一個平台內提供合規、隱私和身份,讓開發者在所有這些不同系統之間協調工作流,他們將看到他們所認為的描述的心理模型實際上是 Chainlink。
然後,他們將看到代幣價值積累的機會要高得多(因為有比僅僅區塊空間更多的產品),而且市值要低得多。這將讓他們恍然大悟。
>結束思考:如果亞馬遜、微軟和谷歌的雲業務被剝離為獨立實體,它們的價值將是:
AWS = 7400 億到 1 萬億。
Azure = 5100 億到 6900 億。
GCP = 3200 億到 4300 億。
這大約是 2 萬億的市場價值,代表大多數人從未考慮過的後端 B2B 基礎設施。它們在後台默默推動我們的數字經濟。
Chainlink 將在鏈上金融中恰好扮演這樣的角色,除了它將以贏家通吃的方式而不是分割市場份額。你正處於早期階段。


106.5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