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人們在評估 @HyperliquidX 的 USDh 提案時,過於關注頭條收益數字和“對齊”,而忽視了市場微觀結構,這可能對 Hyperliquid 產生更大的影響。 簡而言之:如果你想要更多的回購,就需要更多的 USDh 供應 -> 如果你想要更大的供應,就需要 USDh 作為報價資產的大規模採用 -> 如果你想要大規模採用,就需要引入做市商 -> 如果你想要引入做市商,就需要在 USDh 和其他報價資產之間實現無縫交換。 為了使 USDh 對 HYPE 持有者有意義,它必須成為交易所的默認報價資產,而不干擾流動性或日常運營。這些下游影響是沒人似乎在談論的。 流動性和價差取決於做市商在不同場所運營的風險和成本。轉向一種全新的穩定幣可能會增加這些成本。大多數做市商在多個交易所活躍,並需要定期重新平衡庫存。當每個交易所使用相同的兩個資產時,這很簡單。但如果一個交易所(Hyperliquid)轉向 USDh,就會產生額外的成本和複雜性。做市商將需要不斷在 USDh、USDC 和 USDT 之間進行交換。將交換費用降至零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除非引入一個願意按實物贖回的深度流動性第三方,否則滑點仍然存在。 換句話說,將整個交易所轉向新的報價資產有可能使該交易所處於流動性孤島。為了使這個孤島繁榮,你需要一座非常大的橋來引導流動性在孤島和大陸(CEXs)之間流動。 提案應解決這些微觀結構挑戰。否則,USDH 要麼: - 仍然是 TVL 的一小部分,對 HYPE 持有者沒有實質性影響,或者 - 交易所強行將一切轉向 USDh,風險限制流動性(我認為不太可能)。 據我所知,@ethena_labs 是唯一一個真正考慮到這一點的提案。通過將 USDh 作為 USDe 的抵押品並允許兌換成 USDC 或 USDT,它為交換提供了現成的流動性池。這就是為什麼 Ethena 在我看來是最有趣的選擇,儘管我想看看其他提供者如何計劃解決同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