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我意識到我不知道“以光速發現全球價格”的真正含義。
據我所知,論點是,如果有一個由全球去中心化的驗證者集運營的交易場所,那麼無論何時世界上任何地方有事件,最近的區塊生產者都可以包含交易,並傳播到網路的其他部分以形成價格。與位於紐約或倫敦的節點相比,位於吉布地的節點沒有劣勢(根據源自吉布地的信息進行交易)。
相比之下,納斯達克、Binance、Coinbase、Hyperliquid 等場所都在單一的地理位置運營。與這些場所共存或可以更快地將資訊獲取到這些場所的交易者具有優勢。
請注意,非全球去中心化的交易場所可以以低得多的延遲運行,從而提高流動性、壓縮點差等。
他們聲稱,以光速進行全球價格發現將比納斯達克更好,因為看到新加坡發生重大事件的人可以在光錐到達紐約之前立即利用該資訊進行交易。
還行。
有一個直接的問題,即去中心化的納斯達克在源自紐約附近的所有資訊上的表現將低於納斯達克,因為納斯達克的匹配引擎以低得多的延遲運行。金融活動往往集中在金融中心周圍,因此分散的納斯達克在平均情況下表現不佳。
但我不確定我是否理解微觀結構。
假設台灣發生了影響 NVDA 的事件。我向臺灣區塊生產者提交一筆交易,這筆交易通過網路的其餘部分傳播。
去中心化和集中式納斯達克似乎都存在同樣的問題。做市商通過向當地區塊生產者提交交易,在全球範圍內為紐約、倫敦的 NVDA 提供流動性。
作為吃單者/攻擊者,如果我能以最快的速度將資訊從臺灣提供給這些區塊生產者,我就可以挑選這些訂單並以做市商為代價賺錢。根據 MCP 中的順序,我的交易最終可能會比臺灣區塊生產者的交易在區塊中的位置更高。
這似乎與我以最快的速度從臺灣獲取資訊到新澤西州的納斯達克的情況相同:我會賺錢。但鑒於去中心化的納斯達克在匹配訂單的速度方面處於劣勢,我很難看出從流動性和執行的角度來看,它並沒有嚴格地變得更糟。
即使擁有像 doublezero 這樣的專用光纖網路,我也可以想像專業化的 HFT 公司要麼在他們租用給去中心化協定的線路上佔據優先權,要麼他們會在他們可以有利可圖地利用的資訊上出價超過協定。最有動力追求速度的參與者應該在傳播資訊方面速度最快。
當然,去中心化也有好處:無需許可的訪問、活躍性、抗審查性、不同的機制設計等。
但似乎“以光速進行全球價格發現”已經存在。交易員爭先恐後地將資訊從來源地傳送到交易場所......以(幾乎)光速。
5.16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