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Yang 对 Cursor 设计负责人 Ryo Lu 的访谈中,其中两点尤其认同: 1. 在 AI 原生(AI-native)公司里,角色边界会变得很模糊。 在 Cursor,设计师、产品经理、工程师之间的分工并不是传统那种各管一摊。 Ryo 的说法是:大家会根据自己的长处来做事,谁更擅长就多承担那一块,然后用 AI Agent 把这些工作串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体验。 2. 模型越强,规格说明(spec)就越重要,而不是越不重要。 Ryo 的预测是:随着大语言模型能力越来越强,它们会变得非常擅长“严格按规格实现需求”。 这意味着:你的 spec 写得有多清晰、具体、准确,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 AI 帮你做出来的东西质量有多高。 3. 分批发布,每一轮都会根据反馈打磨调整 Ryo 讲了 Cursor 内部发布的节奏: 第一步,先发给公司内部员工用; 第二步,再把最新的 nightly build 发给 Cursor 的忠实用户; 第三步,才逐步推给普通用户; 最后,才是企业用户(enterprise)。 每一批用户都是一次打磨机会,让他们在小范围发现问题、修细节,再扩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