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我知道我在這裡保持很多政治和文化觀點模糊或不透明,但我有幾個堅定的立場:
1. 我是一個唯物主義實用主義者。如果無法測量,那就不值得實施。
2. 我認為「超信念」是一些完全不參與宏觀文化的人的書呆子術語。這主要是一些後迷幻或灰色部落的人在「顯現」他們的想法變得更受歡迎。至少,像「模因工程」這樣的東西只是這些家伙從頭開始重新發現數字行銷,就像李森科反對「資產階級科學」重新發明生物學一樣;而在最極端的情況下,通常是一些家伙試圖吸引那些真正相信這些東西的人,就像哈姆林的吹笛人。這種事情在2023年有效,但現在已經非常疲憊,這只是2015年/pol/的「模因魔法」內容的重播。是的,有證據表明,一群人在社交媒體平台上重複相同的想法會傾斜算法以更多地提供該內容,但這並不是一個謎或任何形式的魔法咒語。唱片公司自2009年以來就通過播種「粉絲團體」並假裝它們是獨立的來做到這一點,甚至在那之前(早在披頭士樂隊時期)。
3. 很多人通過說自己的以成長為中心的社區死亡其實是它們的目的來輕描淡寫。這完全不是真的,是一種非常透明的藉口。
每個人在數字媒體空間中創造想法(除了少數小團體設計他們的項目以使其難以理解「反模因」以培養不同類型的受眾「邪教追隨」)的意圖是這些想法通過文化梯度向上和向外傳播。人們的想法是,「我的想法真的很好,我們應該通過盡可能多的可見性找到與之連接的人。」當這種情況沒有發生時,人們會訴諸於「這其實是我一直以來的想法,讓它不受歡迎」或只是轉變、轉移、消失。這通常比與公眾和社區成員進行關於如何進一步發展它的對話要容易得多。我稱之為許多「愚蠢陷阱」之一的最大受害者(因為你決定將其重寫為故意微文化而不是失敗的中文化或宏文化項目)主要是千禧一代男性,因為他們曾經擁有的所有空間要麼已經主流化、爆炸並消亡,要麼只是爆炸並消亡。
4. 解決方案是接受文化越來越碎片化,除了那些通過策劃、激勵和領導能力成為「永恆文物」的在線社區——為了做到這一點,必須避免死亡陷阱。最大的一个是將文化實體的控制權交給一個變成Unc的人。你必須讓年輕人覺得你很酷 + 參與並塑造你社區的文化,否則你將與千禧一代進行消耗戰,他們最終會感到厭倦並拋棄你的項目。
熱門
排行
收藏